繩纜主要用于船舶配備、漁業捕撈、港口裝卸、電力施工、石油勘探、國防軍工、體育用品等領域。它的結構分為三股、八股、十二股繩纜,產品使用廣泛,具有強度高、伸長低、耐磨損、柔軟光滑、操作方便等特點。
繩纜的使用注意事項:繩纜在每次使用之前,應仔細查標記標記標簽插編環眼,繩體有無割口、斷股、斷絲、扭結等損壞部分,如無異常和缺陷即可正常使用;展開繩索時,應從圈內的繩端開始放出繩索,繩索應逆時針放出去。如果沿逆時針展開繩索,會發生繩索扭結。如果產生扭結,應將繩索放回到繩圈,翻轉繩圈,然后再從中心拉出繩索,更好的方法是在一個轉臺上展開繩索,此時可以從外部繩端拉出繩索。如果人員站在被過分拉緊的繩索下面,將會發生危險,一旦繩索失控,將會產生巨大的拉力反彈,很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若從繩軸上展開繩索,繩軸本身應自由旋轉,使用一根管子穿過繩軸中心就容易做到這一點,但禁止豎放繩軸展開繩索;若從滑輪裝置上展開繩索,滑輪的直徑D與繩索的直徑d比值應超過5,但對某些高性能纖維繩比值可達20。對于繩索建議滑輪槽部直徑比繩索直徑大10%-15%,若繩索于輪槽接觸的弧度為150度,繩索能達到最佳受力狀態,滑輪凸緣高度應至少為1.5倍繩索直徑,以防止繩索跑出滑輪。另外,應經常對滑輪進行檢查,并定期對軸承進行保養以確?;喥交D。
繩纜出現以下情況應報廢或停止使用:繩纜出現明顯的燒焦或熔融;直線距離等于繩纜長度上,表面繩紗或繩股體積減少10%;繩纜暴漏在超范圍的極端溫度環境;紫外線暴曬降級,繩紗表面成碎片狀;繩纜出現在嚴重受損的熱熔融、變硬、壓扁區域;熔融或融合影響的繩紗數量超過20%。
海上航行,不用纜繩時應把它放入船艙內,整齊地盤放在格蘭丁木板上,這樣有利于保持纜繩的干燥。車上的纜繩應整齊地盤在車上,然后用帆布罩將其蓋好,避免太陽光的直射。注意纜繩被油、油漆或化學劑污染,要遠離熱源。應檢查纜繩是否斷股、磨損、降解、粉化,如發現有嚴重缺陷,應立即更換。
檢查纜機、剎車、離合器是否正常工作,纜機鼓輪上是否有鐵銹或油污,導輪是否牢固,其轉動是否靈活,帶纜作業區的照明是否正常。
操縱纜車的船員應一直在纜車邊上,絕不允許纜車在轉動時無人值守,也不允許將松開即可彈回的操縱桿卡住。
如有鋼絲纜,則鋼絲纜不可與纖維纜從同一纜樁、導纜孔通過,也不可將鋼絲纜折成小尖角。
用鼓輪絞纜時,纜繩在鼓輪上通常繞三到四圈(纜繩受力較大時,可以打滑),更多則會磨損、熱熔纜繩,纜繩還可能跳出來傷人。
止纜索最好用與纜繩同材質的繩索,這樣就不會打滑,彈性也相同。止纜索的打法:兩根止纜索先在纜繩下打半結,然后沿背向纜車方向在纜繩上、下方十字交叉,最后將兩根止纜索的末端擰緊、抓牢,這時再用車松出纜繩、打樁。
不可在唯一一根受力的纜繩上打stopper;纜繩上樁時,應有另外的纜繩受力。
同一方向的纜繩應用同種材質的纜繩,而且長度相當,受力程度相同。
應避免帶長度很短的纜繩;應避免帶出舷邊后大角度向下的纜繩。
受力的纜繩在車上需要松出時應合上離合器用車松而不是打開剎車任其自動拉出;受力的纜繩在鼓輪上需要松出時應用車松而不能由人工將鼓輪上的纜繩減圈來松出;不用車松可能會損壞纜繩、剎車,甚至纜繩會跳出來傷人。
任何人都不可站在受力的纜繩上。
纜繩上樁時應不僅僅是打“八字”,如果是大纜樁,則應在鄰近stopper的纜樁上繞兩個單圈再打“八字”;如果是小纜樁,則先在兩個纜樁外圍繞兩圈再打“八字”。
如果纜繩松出太快無法止住,千萬不要試圖用腳去將它踩??;纜繩末端應該系在船上。
靠泊期間,值班人員應經常核查、調整纜繩,使船舶始終緊靠碼頭,特別是潮差大、水流急、裝卸速率快及排注壓載水時。